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009-9042
国内刊号:22-1265/TB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3310 人次
 
    本刊论文
传统建筑与城镇的“适灾”理念研究

  摘要: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适灾”先强调主动适应自然、适应灾害环境,再通过改造局部环境,以减弱甚至避免灾害损失,达到趋吉避害、化险为夷的目的。单纯工程防灾措施,重在改造自然,而“适灾”重在顺应自然,回避环境的潜在灾害威胁,是实现生态环境系统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适应自然灾害;建筑哲学;环境哲学

  中图分类号:TU-0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6000103传统城镇与建筑“适灾”,是通过调整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系统地安排人力、物力等资源,以相对较轻的环境改造与较少的工程投入,达到建筑(城镇)与自然和谐相处,减少灾害威胁和侵害的效果。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人与自然互动平衡,人身安全至上,人工干预与生态破坏最小化,有限投入与长期可持续安全回报,等等。

  “适灾”的概念,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吴庆洲、郑力鹏先生提出,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相关方面的研究。以往“适灾”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历史文化城镇选址如何趋吉避害?(2)建筑组群及单体造型设计,如何适应风灾、雷击、火灾等多种灾害环境。(3)古建筑的结构与构造如何“以柔克刚” 适应地震灾害, 如何“以变应变”, 以变化的结构构造、建筑布局等适应变化的灾害环境,如地震后暴雨引起的滑坡、泥石流、塌方等灾害问题。(4)古建筑的布局与建造,如何通过“主次有别,弃末保本”的策略,来提高防灾投入的效益。(5) 古建筑的建造材料选取,如何做到“就灾取材,物尽其用”,并产生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6)系统化、综合性的“适灾”策略[1]。

  一、“适灾”思想的特点

  (一)“适灾”思想不排斥工程性防灾措施,而是将其作为必要的技术手段

  单纯工程防灾措施,重在改造自然,创造相对“安全”的人居环境;而“适灾”重在顺应自然,避免灾害环境的潜在威胁。在方法上,前者重在改变灾害环境(如兴建堤坝等)和提高工程结构抗灾能力(如抗震、抗风设计等),而后者是通过规划(如选址与布局等)和建筑设计(如形体设计与组合等),避免或减轻灾害的不利影响,并为工程结构减灾设计提供有利的先决条件。(二)“适灾”思想是防灾、减灾理论的延伸

  历史上,建筑和城镇防御自然灾害的指导思想,经历了从“避灾”到“抗灾”,又从“抗灾”到“减灾”的两次转变。“适灾”思想是在此后提出的,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先强调主动适应自然、适应灾害环境,再通过改造局部环境,以减弱甚至避免灾害损失,以达到趋吉避害、化险为夷的目的。“适灾”思想可以体现在合理的选址和规划上,从源头上和宏观层面避免或减轻灾害环境的危害程度。“适灾”思想也可体现在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中,采用适应灾害环境的建筑群体布局和建筑体型组合,提高适应灾害环境的能力,并为救灾创造必要的条件。“适灾”思想还体现在建筑技术设计层面,根据不同的自然灾害环境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构造方法。在“适灾”思想指引下选址、规划和设计,同时可以为工程结构防灾提供有利的先决条件。

  (三) 顺应自然环境的“适灾”思想是防灾的重要指导思想

  各地的历史文化城镇所在的地域环境差别较大,历史悠久,在各自环境中成长、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适应各种自然灾害”的过程。因为各自的气候、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个地方占主导地位的灾害形式也有所不同,所以出现了各自不同的“适灾”手段、方法、经验等,这些也是构成各个历史文化城镇特色的要素,其中包括当地的材料、建筑工艺、技术等方面。将这些独特的“适灾”手段、方法、经验等加以延续、沿用,不过分加入现代的技术和方法,有助于避免“防灾保护”中的人为破坏,是对历史文化城镇更好的保护方式。

  二、进一步深入研究“适灾”思想的途径

  首先,“适灾”理念属于科学的建筑哲学观范畴,是研究人、建筑(城镇)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建筑哲学观是人类全生态环境系统建筑哲学观。建筑科学研究与建筑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全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即对人工环境、自然环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追求[3] 。无论从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繁程度、受灾程度以及对社会发展造成的伤害程度,还是从当前大规模城镇化进程的角度分析,建筑、城镇预防自然灾害的压力越来越大,相关因素日趋复杂。“适灾”理念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是经历了千百年实践检验的客观事实。

  其次,“适灾”理念也是科技伦理、灾害哲学和环境哲学等相关学科值得研究的重要领域。例如:通过改变屋顶形式减轻风灾的程度,“风水林”的设立对预防、减轻城镇泥石流灾害的作用,池塘、沟渠、湿地等水系的完整对防洪、防涝的重要作用等[2]。“适灾”理念不仅注意到了灾害形成中的自然因素,更充分考虑到了灾害形成中的社会因素,尤其是通过约束、调整人类的生产方式、建造模式,进而改变“建筑”的形式、方法、手段、材料等,来减轻可能造成的灾害程度。这些方面的研究内容可以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新视野。

  1高等建筑教育2014年第23卷第6期

  谷云黎传统建筑与城镇的“适灾”理念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建筑、城镇 “适灾”呈现出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建筑学、生态学、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在研究思路与方法上也主要通过实践与理论结合,现场调查与史料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各个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

  在“适灾”的诸多措施中,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人与环境,以及人的生命与财产、人的寿命与建筑的使用年限、传统人际关系与现代生活方式、现世与后代的发展等这些关系问题,需要从建筑伦理、科技伦理的角度切入,在研究进行到相关层面,再借鉴相关学科的方法展开。

  例如:从环境哲学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适灾”理念中蕴含的人类、自然和价值的关联性问题,环境哲学关于“自然—人—社会是一个辩证发展的整体”的思想,“自然—生命—人”相共生,“过去—现在—未来”相融合,“自然—社会—历史”相整合的生态化综合方法[4],也可以成为研究“适灾”理念的方法。“建筑”环境不仅呈现自然维度,也呈现社会维度,更呈现人和生命维度。“适灾”理念中的“建筑”环境不是静止不变的,是动态变化的,是生成性的,也是一个“生命体”。“适灾”某种层面上就是去适应这个环境“生命体”的周期性或突发性的剧烈变化,当人力与环境自身的动力方向相吻合时,环境形成创生性的推动力而把它推向“生境”,即更加适合人居,这就是“适灾”理念的内涵;当人力与环境自身的动力方向相逆并且人力远远大于环境自身的推力时,它就扭曲自身而滑向自我消解方向,最后导致环境沦为“死境”, 这方面显现在大量单纯的工程防灾措施后,造成生态失衡、生存环境恶化的结果,表面上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当下取得的救灾、防灾重建的“胜利”,实际上可能埋下了更多、更大的隐患。

  四、结语

  中国的很多地区,例如云南,是地震频发区,同时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适宜性”建筑材料、技术,在低成本的前提下,体现出“适灾”、重建的优越性。“抗灾”、“减灾”所用的技术手段,“适灾”也可以同样适用,“适灾”与它们的差别不仅仅在于一个概念,一字之差代表的是观念和出发点的变化。在中国的传统建筑理念中,房屋是一个可以不断重修、维修、改建的“居所”,低成本、“适灾”是它们固有的属性,维持这些“属性”,既可维护传统工匠队伍的完整和延续,同时也是在维系当地的传统文化,很多地区现代建筑材料还很难进入或者成本高,并不适合在普通建筑中的推广,“适灾”的理念与技术不失为更“理性”的选择。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