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009-9042
国内刊号:22-1265/TB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3308 人次
 
    本刊论文
从溧水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浅谈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摘要:以溧水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为出发点,分析得出:虽然溧水区的旅游产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市场广阔等优势,但是同样存在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健全、核心旅游产品不突出且宣传力度不够大等劣势,面临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以及撤县改区等机遇和面对周边地区的竞争的威胁。在此基础上对溧水区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几个要求:发挥特有优势、改善不利条件、抓住发展机遇、迎接周边挑战、从容面对威胁。

  关键词:溧水区;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旅游产业;发展对策;观光农业

  1 前言

  简单来说“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1],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产业能够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而且还能在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同时提供大量工作岗位。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许多地区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希望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

  溧水区是江苏省南京市的南大门,2013年由县成为区。溧水区与安徽博望镇、溧阳、句容、江宁接壤。由于境内主要是低山丘陵地形,占总地形的72.5%,因此,不利于经济发展。和周边的几个县级市相比,经济欠发达。但是溧水拥有丰富的山水文化资源,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山、水、林、果、湖各具特色,近年来,溧水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强力打造旅游产业。目前为止,区内共有3个AAA级旅游景点。本文在溧水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对溧水区旅游产业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希望在此基础上可以为溧水区旅游产业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2 溧水区概况

  2.1 溧水区的地理位置

  溧水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南部,北纬31°23′至31°48′,东经118°51至119°14′。东部以分界山接溧阳市,南连高淳区,西部与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镇隔湖相望,西北与南京江宁区毗连,东北与句容市接壤,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全区总面积1067平方公里。

  2.2溧水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

  2.2.1 地形与土壤

  溧水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属于宁镇扬丘陵山区带。境内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总体上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具体是北部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部的地势从东北两个方向由高向低递减。境内最高海拔为368.5米。

  总地形呈阶梯状。第一阶梯由滨河湖圩区与沟谷地组成。海拔50米至100米为第二阶梯,由低矮平缓丘陵组成。海拔100米以上的低山则组成第三级阶梯。

  第四纪时期的沉积层广泛分布在境内,在低山丘陵、坡麓地带和河谷中,分布着酸性黄壤土,其主要是由岩层的风化残积物和坡积物发育而成。土层的厚度不一,洪积土和冲积土主要分布在河口三角洲,境内有少量湖土壤其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即石臼湖地区。

  2.2.2 气候特征

  溧水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据气象台数据记录溧水年平均气温15.5度,年平均日照2146小时,年平均降水1037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有些年份夏季会发生伏旱与大暴雨,冬季发生寒潮。

  2.2.3 水文条件

  溧水境内主要有两大水系,一是石臼湖水系,另一个是外秦淮河水系。东南小部分则属于太湖水系。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呈东西走向,横贯溧水中部,使得北部水流入秦淮河,南部水汇入石臼湖。石臼湖属溧水区的只有90.4平方公里。水系内主要的河道有新桥河、云鹤支河等,主河道全长53.57公里。水系汇水面积达到582.54平方公里。溧水是秦淮河源头,境内有三条干河。三条干河依次为一干河长28.3公里, 二干河长25.60公里, 三干河长11.19公里。汇水面积172.98平方公里, 227.10平方公里和64.74平方公里。这两大水系是溧水区主要饮用地表水源,在某种程度上对溧水区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限制。

  溧水区境内一共有79座水库。可以进行水产养殖。利用水库进行水产养殖发展渔业能够促进溧水的经济发展。

  2.2.5 植被与矿产

  溧水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植物种类丰富,以亚热带常绿物种组成为主,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境内植被破坏比较严重。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溧水区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矿种有金、铜、锗、锶、磷等19个,能源矿有铀矿,地下矿有矿泉水。其中,锶储量最为丰富约占世界的10%。

  3 溧水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旅游产业的影响

  3.1溧水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近况

  溧水作为南京旅游胜地之一。近年来,观光休闲农业在政府的努力下快速发展,政府正大力发展品牌旅游。溧水建设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主题园(景点),并举办和承办各种文化节和农会。如每年承办的梅花节,吸引了大量南京和周边县级市的游客。傅家边的梅子每当成熟时,南京以及周围许多游客都会前来品尝、采购。不但宣传了我区特色农产品,还为我区招商引资搭建了平台,提升了我区的知名度,带动了地方经济文化发展。

  3.2溧水自然地理环境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3.2.1 优越的地理位置

  溧水区位于南京南部,交通发达。是华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与安徽、溧阳、句容、镇江接壤促使其旅游市场广阔。政府将旅游确定为支柱产业后,正大力度推进观光农业建设工程,使农业种植不断走向规模化和产业化。

  3.2.2 丰富的旅游资源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使溧水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资源,特别是东南部乡村的山、水、林、果资源种类齐全,山峦起伏,水系河网纵横交错,地域较广阔,生态观光旅游的发展空间得到扩长。境内有风光迷人的大金山风景区,无想寺森林公园,傅家边科技农业园,东庐山森林公园等。

  3.2.3 就地取材方便

  溧水观光农业才开始不久,目前发展不是很完美,但溧水具有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使它很有前途。建设观光农业项目可以就地取材,这样项目建设成本会降低,只需要投入少量资金,就能够获得很大利益,比如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开辟增收新渠道。将农业和旅游相互结合,农民在旅游活动中可以把农产品以高于市场价直接销售给游客,这样能减少了运输和销售费用,扩大了利润。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不仅能够增加从事休闲观光农业农户的收入,而且也能对溧水特色农产品、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有效推动。也能给当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

  此外,把农业和旅游结合在一起,引入先进的农业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形成一种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不仅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旅游业向更大的空间发展和壮大。

  3.3 溧水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旅游产业的制约

  3.3.1 地形的制约

  溧水属于宁镇扬丘陵山区带。受地形影响,经济发达区集中在中部、西南部等地势较低的地方,这里交通发达,各项基础设施完善;而东南部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但是基础配套设施不足,从而限制了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3.3.2 水资源的制约

  石臼湖和秦淮河水系是主要饮用地表水源,在某种程度上对溧水区的旅游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限制作用。而溧水区的快速发展又导致了一些水资源的污染。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该注重保护环境,然后再开发旅游资源。

  4溧水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近年来,全国旅游业正在快速发展。根据分析,溧水区旅游业的发展优势比较明显,但也存在不利因素。溧水区旅游业的发展在于坚持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应吸取其他景区成功经验,通过加强自身体制,机制创新和市场主体建设,来提高旅游的产业化水平。

  4.1 利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增加旅游的知名度

  溧水拥有丰富的山水文化资源,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山、水、林、果、湖各具特色。溧水区应凭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势,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本区旅游业的知名度,进一步吸引游客。

  4.2 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业

  低山丘陵广泛分布于溧水东南部。可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如在东南部建设经济林基地。西南地势地平,平原较多,面积较广,可以建成具有全区有意义的水果、水产、花卉、蔬菜等土特产生产基地,以此来促进农家乐旅游的发展。

  4.3建立品牌旅游文化节

  傅家边等景区种植了大量的梅树,每年开春溧水都会成为南京梅花节的分会场。白马镇种植了大量的黑莓,每当黑莓成熟时。当地农户都会举办黑莓节,吸引南京周围游客前来采购。这都是独特的资源优势,我们应该将其继承发展,形成我们的品牌旅游文化节。

  5 结语

  溧水区发展旅游产业能够促使地区优势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对旅游行业的重视,溧水区旅游行业正快速、健康地发展,现在它已成为溧水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溧水区政府应该坚持将“整合资源、完善设施、提升服务、创新机制”作为旅游发展的主要思路从而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进一步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 ,日益完善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为发展旅游产业创造更优越的基础和条件。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